2023守真肿瘤基础研究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3-12-26
       4月3日,2023年守真肿瘤基础研究高峰论坛在广州阳光大酒店召开。来自西湖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澳门大学、深圳大学及中山大学等多名研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本次论坛由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东省胃肠病学研究所和Gastroenterology Report期刊主办。旨在通过专题报告、学术讨论等环节,集聚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展示肿瘤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动向,并深入探讨微生态与肿瘤相关基础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

       会议开幕式由中山大学兰平副校长致辞,兰副校长表达了对大家参会的欢迎,并简单的介绍了历年来肿瘤基础高峰论坛的举办情况。
       在主题报告环节,来自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蔡尚研究员,首先给大家带来精彩的主题报告《“隐秘的杀手”—肿瘤细菌促进乳腺癌转移之谜》。蔡教授讲述了过往对菌群和肿瘤关系的认知到如今证实肿瘤细胞内存在细菌,分享了他们团队如何一步步改进方法,创新性地运用多种输入方法和抗生素特异性地清除胞内菌开展研究,并证实胞内菌可与肿瘤细胞共同迁移到达远端器官,通过上调RhoA-ROCK通路重塑肿瘤细胞的细胞骨架,抵抗机械压力介导的死亡,促进肿瘤转移。而后蔡教授与与会者就胞内菌进入肿瘤细胞后如何与之相互作用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为与会者带来诸多启发和思考。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双聘教授卓巍教授作了题为《RNA修饰调控胃肠肿瘤转移新机制》的报告。报告中卓教授首先展示了m6A修饰调控能快速响应细胞应激反应,其次细致讲解了具梭杆菌F.nucleatum可调控人宿主m6A修饰,通过调节Hippo-YAP信号通路抑制m6A关键甲基转移酶METTL3表达;KIF26B为F. nucleatum下游靶基因并能够部分介导METTL3的促肠癌侵袭转移;最终得出F. Nucleatum通过YAP/FOXD3/METTL3/KIF26B轴调控宿主mRNA修饰促进肠癌转移的结论。卓教授的分享深入浅出,耐心细致解答同学们的提问,使大家受益匪浅。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王硕研究员作了题为《肠道炎症/癌症与肠道黏膜免疫稳态调控》的报告。报告中,王教授介绍了炎性肠病和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与免疫调节,以及天然淋巴细胞(ILC)的不同亚型在疾病中的作用。除此之外,从肿瘤微环境与免疫监视的角度,王教授及其团队发现在大肠癌患者中,某些毛螺菌科的共生菌在正常和癌旁的结肠组织中富集,它们能通过降解肿瘤微环境中的溶血甘油磷脂,促进CD8+ T细胞的免疫监视功能,从而发挥抑制肿瘤的作用。结肠组织内共生菌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十分重要,然而目前对于肠道组织中抑制肿瘤发展的益生菌知之甚少;王教授及其团队的发现为结肠组织内共生菌群如何调控肿瘤免疫监视功能,继而发挥抑癌效应提供了新的见解。 
       广东省胃肠病学研究所李孟鸿教授带来了题为《CHD6影响线粒体代谢促进肠癌》的报告。结直肠癌发病率不断攀升,且目前仍存在治疗药物受限、易复发等问题,因此探索更多有效治疗靶点和策略尤为重要。李教授团队发现染色质重塑蛋白CHD6可通过与TCF4、β-catenin结合促进TMEM65转录,并促进线粒体的稳态和功能,进而介导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EGF信号通路则可抑制GSK3β-FBXW7介导的CHD6泛素化而提高CHD6稳定性;联用西妥昔单抗和LGK-974同时靶向EGF和Wnt通路可显著抑制结直肠肿瘤生长。这些研究提示CHD6可作为结直肠癌的治疗靶点,并为肿瘤个体化用药提供了新思路。随后李教授进一步分享了益生菌丁酸梭菌通过促进MYC的泛素化降解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转移,并增加癌细胞对5-FU和PD-1抑制剂的敏感性,为益生菌辅助肿瘤化疗/免疫治疗提供了重要见解。
       深圳大学医学部刘雪副教授带来了题为《Application of CRISPR/Cas based genetic editing or screening tools on bacteria》的报告。CRISPR/Cas系统是细菌经漫长进化得来的一种免疫防御机制,能够识别并切割外源遗传物质,沉默其表达。因此研究者们利用CRISPR/Cas系统精确靶向的特点,发展出了高效、强大的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9,并逐步衍生出了CRISPR activation(CRISPRa)和CRISPR interference(CRISPRi)技术,可通过激活或抑制转录来调控靶基因的表达。报告中刘副教授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CRISPRi 阵列库以及CRISPRi-seq技术助力细菌生物学研究。其中CRISPRi是基于CRISPR/Cas系统利用dCas9(失活的Cas9,具有结合活性没有剪切活性)和sgRNA(small guide RNA)抑制基因转录的技术,可以研究转录活动、分析必需基因的功能;而CRISPRi-seq技术则巧妙地将CRISPRi和二代测序技术Illumina sequencing结合,可进行高通量的必需基因功能和毒力因子鉴定、抗菌化合物抗菌机理研究以及病原菌治疗靶点筛选。这些技术的研发为肿瘤与微生态基础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工具。
       中山大学胃肠病学研究所副所长左涛研究员分享了题为《肠道病毒群与消化道疾病》的报告。肠道病毒群是肠道中所有存在的原核病毒(噬菌体)及真核病毒的统称,在人群中具有高度异质性,并与地理、种族、饮食、生活方式和城市化等因素息息相关。左涛教授介绍了肠道病毒群在包括炎症性肠病(IBD)、艰难梭菌感染性肠炎(CDI)等疾病发生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并揭示了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粪便病毒群移植(FVT)和噬菌体治疗等方法在临床疾病治疗中表现出的巨大潜力。其团队的研究揭示了肠道病毒群在人体疾病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强调了以修正肠道病毒群结构及功能为导向的临床治疗新策略,提出了使用肠道病毒群作为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新思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明明研究员作了题为《阿克曼菌的乙酰转移酶通过重编码肿瘤微环境抑制结直肠癌》的报告。报告中,张教授介绍其团队通过小鼠肠炎模型发现阿克曼菌外泌体能抑制结直肠癌,并从阿克曼菌分泌的细菌外囊泡鉴定出具有乙酰转移酶活性的蛋白Amuc_2172;通过分子机制的探索,他们发现Amuc_2172通过巨胞饮的作用进入结直肠癌细胞,并乙酰化组蛋白Histone H3上的Lys14位点(H3K14ac);H3K14ac的激活促进了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转录和分泌,继而促进了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肿瘤杀伤功能;因此其团队研发了一种巨噬细胞膜包裹Amuc_2172的纳米颗粒,实现肿瘤的靶向递送。该研究加深了对菌群与肿瘤免疫相互作用的认识和理解,为结直肠癌提供潜在治疗新策略。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马延磊副主任医师作了题为《肠道微生态改变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价值探索》的报告。报告中,马教授围绕大肠癌流行病学、肠道微生态与大肠癌发生、肠道微生态与大肠癌诊断和预后监测、大肠癌微生态与大肠癌治疗几个板块进行了分享。马延磊教授提到,发病年龄小于50岁的青年肠癌(早发性肠癌)与发病年龄大于50岁的老年肠癌(迟发性肠癌),在肠道菌群谱、代谢谱、细菌酶基因谱改变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基于“细菌-代谢物-细菌酶基因联合”标志物开发诊断模型,有望在未来通过粪便样本,实现对青年肠癌高危人群和患者的早期筛查和精准检测,进一步推动基于菌群的诊断策略在临床一线的转化和应用。 
       澳门大学健康科学院梁丽娴教授作了题为《调节肠道微生物群作为治疗癌症的新策略和非侵入性活检来预测免疫治疗反应的潜在作用》的报告。报告中,梁教授介绍了其团队通过前沿三代测序技术,首次发现人参多糖可显著改变肺癌患者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犬尿氨酸/色氨酸的比值,继而提高肺癌患者PD1/PDL1免疫治疗疗效;同时借助其团队所在平台及地区优势实现成果转化,正开展全球首个人参多糖参与重塑PD1无应答患者肠道菌群功能、克服耐药的临床研究。该系列研究为肺癌免疫治疗耐受患者提供了治疗新策略,尤其提示中药组方在肿瘤辅助治疗的潜在意义。此外,其团队还配制组方中药现代复方八味败毒散,发现该组方可通过增加约氏乳杆菌进而促进巨噬细胞抗炎活性来缓解小鼠败血症引起的肝损伤,扩展了对败血症发展过程中“肠-肝-免疫轴”的认识,并为脓毒症肝损伤提供一种新的预防方法。
       广东省胃肠病学研究所袁平教授作了题为“嘧啶补救合成酶在结肠癌铁死亡防御系统中的新功能”的报告。报告中,袁教授介绍其团队从肿瘤细胞的嘧啶核苷酸代谢基因入手,通过数据库分析筛选出嘧啶补救合成酶,从体内外探讨了嘧啶补救合成酶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影响,并通过代谢组学、转录组测序等手段深入研究了嘧啶补救合成酶促进结直肠癌发展的作用机制。其研究揭示了嘧啶补救合成酶不依赖于其代谢功能,而通过Nrf2-SLC7A11通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铁死亡,靶向嘧啶补救合成酶可与铁死亡诱导剂协同抑制结直肠癌生长,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具有潜力的新靶点。随后,袁平教授对课题组改进的单细胞测序平台进行了介绍,该平台具有高质量、高通量、高性价比的特点,为相关大规模临床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
       报告期间,在场的各位专家学者就演讲主题与在场科研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国内各同道搭建了相互学习与借鉴的平台,达到了促进共同合作与发展的目的,将对我国肿瘤基础领域尤其微生态与肿瘤领域的创新基础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